【慶讚中元 / 談盂蘭盆會與普渡習俗】 魏水明 校長整理
中元節也是盂蘭盆節
農曆七月十五,為道教的「中元節」與佛教的「盂蘭盆節」,是民間重要的節日。七月十五日,是「中元二品赦罪地官」清虛大帝誕辰,是地官赦罪日,民間俗信地獄門開,道士們誦經做法事,以三牲五果普渡十方孤魂野鬼;七月十五日,也是佛教的「盂蘭盆節」,佛教徒以百味五果等供品,舉行「盂蘭盆法會」,供養僧侶,為現在的父母植福,為過去七世父母超渡。盂蘭盆會及中元地官赦罪祭儀,兩者原有區別,只是民間將二者合而為一,形成今日「中元普渡」習俗。清福建巡輔‧王凱泰《臺灣雜詠》就有一首〈普渡詩〉:「道場普渡妥幽魂,原有盂蘭古意存;却怪紅箋貼門首,肉山酒池慶中元。」,詩裡描述在中元節時,普渡與盂蘭盆會合在一座道場中舉行的情況。
盂蘭盆會 
「盂蘭盆會」是漢傳佛教,根據《佛說盂蘭盆經》所載,為報父母養育、劬勞之恩,於每年中元節舉行超度歷代祖先的佛教儀式。「盂蘭盆」一詞,來自佛經中記載的「目連救母」故事,是梵音「烏藍婆拏」(Ulambana)的譯音,原意為「救倒懸」,也就是解救在地獄中受苦的鬼魂,有孝順、報恩、供養、救倒懸、解苦痛的意涵。《月令廣義》說:「佛經:目連以母生餓鬼中不得食,令作盂蘭盆,至七月十五日,具百味五果著盆中,供養十方佛,而後母得食。目連白佛,凡弟子行孝順者,亦應奉盂蘭盆供養,佛言大善,後世因之,遂為盂蘭盆會。」。依《佛祖統紀》記載,「盂蘭盆會」始自梁武帝蕭衍大同四年(西元538年)曾到同泰寺設盂蘭盆齋;唐代風俗也非常重視「盂蘭盆供」,而且盛大舉行;據《唐六典》記載:「中尚署七月十五日進盂蘭盆」,宮中在中元節進盂蘭盆已成為定例;又據南宋吳自牧《夢梁錄‧卷四》記載:「僧寺於七月十五日設盂蘭盆會,集施主之財米等而為之行薦亡儀式。」。《盂蘭盆經》具有孝子報恩之思想,佛教界稱七月為「教孝月」,勉勵以「自證化他、廣修供養」之力,以報累世父母之親恩。
周元文《重修臺灣府志》記載:「中元,人家各祀其先,以楮作五色綺繡之狀焚之,云為泉下作衣裳。所在為盂蘭盆會,每會一老僧主之;黃昏後登壇說法,撒物食羹飯,謂之普施。」。民間藉啟建「盂蘭盆」殊勝法會,準備各種飲食供養三寶,透過「誦經施食,救濟幽冥」之儀式,藉由三寶慈光加被,超薦累劫父母冤親,以及十方法界一切亡靈往生善處,並為現世父母增福增慧。民間習俗七月十五日中午,還要準備牲醴、菜碗、果品、白飯等供品,祭拜祖先。
中元普渡
農曆七月,俗稱「鬼月」;民間俗信農曆七月一日開鬼門,到三十日關鬼門,冥府鬼門大開,孤魂就會來到人間。為消災免難保平安,都會請道士誦經超度,並準備三牲五果普渡布施,祭祀孤魂野鬼(俗稱好兄弟),其中以「中元普渡」達到最高潮。周璽《彰化縣志》記載:「七月初一至三十日,俗尚普度,即佛家盂蘭會也。比丘登壇說法,設食以祭無祀孤魂,曰:普施。凡寺廟皆有普施。先期一夜,燃放水燈,絃歌喧鬧,火燭輝煌,照耀如晝,街巷聚眾祭祀,曰:童子普。唱戲曰:壓醮。」。
普度除在自家門口的「家普」外,還有公普及私普(或稱街普)之型式。「私普」,就是以街庄為主,輪流舉行的普渡,如鹿港就流傳七月(普渡謠):「初一放水燈,初二普王宮,……廿九通港普,三十龜粿店……。」;普度當天下午,家家戶戶在門口(不可『請鬼入厝宅』)擺上牲醴、糕粿、米飯、罐頭、水果、飲料等祭品,桌下放置一臉盆清水和覆蓋毛巾,並準備髮梳、鏡子、胭脂、白粉等;每樣祭品上都插上一枝香,此儀式俗稱「拜門口」。
「公普」(又稱廟普),由地方村落的寺廟舉行法會,聘請僧侶或道士設壇作法施放燄口、普度孤魂野鬼。廟方設置煥彩普渡壇與供桌,供道士登壇說法與信眾擺放祭品之「孤棚」,棚子裡排滿粿飯和供品,每樣祭品都插上一面三角形紙旗,除書寫「慶讚中元」或「敬奉陰光」外,還書寫善男信女之姓名;祭典中也擺「看牲」及「看桌」,常以蔬果雕刻、麵粉米食捏塑成的飛禽走獸、魚介水族、歷史故事人物,置於孤棚之上;木板搭建的祭壇上,分層陳設獻供的豬羊牲醴,俗稱「肉山」。廟前獲普渡場要擺設紙糊的神像,山神(守左門,騎獅),土地公(守左門,騎虎),及康、趙、溫、馬四大元帥,中央拜亭另置大士爺(俗稱鬼王):面目猙獰,青面吐舌,大士爺頭頂上有一尊觀音菩薩像,鎮守普渡場及管理眾孤魂野鬼。還有屋形的兩種孤棚,一為「寒林院」(或稱翰林所),專供歷代文人雅士、官宦賢達之幽魂棲息,一為「同歸所」,為一般孤魂暫棲之所;也有依性別而設立之「男堂」、「女室」等孤棚。
舉行公普之前數日,為了「照幽冥之苦」,有「豎燈蒿」、「放水燈」等儀式,引導水、陸各路的無祀孤魂前來參加普渡盛會。水燈又分為「水燈頭」(紙糊房厝造型之水燈,代表各姓氏、村里、族群之水燈)、「水燈排」(又稱水燈筏)兩種。放水燈儀式乃中元普渡祭典之最高潮,黑黝黝的水面上,火光點點,盞盞的「水燈頭」在水上漂流,也呈現誠敬召請孤魂之意。
普渡結束,要舉行「火燒大士爺」、「跳鍾馗」儀式。最後就是「謝燈篙」(俗稱謝燈腳),當燈篙上的天燈、七星燈、天地布、天旗、孤魂旗等降下,拔起竹篙,燃燒金紙、並燃放鞭炮,公普(廟普)也就算圓滿達成。
附記:九十六年農曆七月十三日,梧棲「蓮塘蔡」與沙鹿鎮西勢里「蓮塘蔡」也沿襲大陸祖籍地習俗,舉行十八年一次大普渡之活動。

arrow
arrow

    hky10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